增材制造技术实训室是智能制造技术实训中心的重要实训专业之一,实训室位于公共实训(金湾)基地三楼,实训场地面积约300㎡,共配置12台工业级SLA设备、26台桌面级打印机和19台扫描仪设备,设备购置资金近500万元,可同时提供40个实训工位。实训室采用开放式、模块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实训模式,实训功能包括逆向工程实训、FDM打印机实训、SLA打印机实训和打印后处理实训,是集逆向工程及设计、数据处理及打印和产品后处理于一体的3D打印技术综合实训室。
为使大家更为精准的了增材制造技术公共实训资源,我们分期推出3D打印技术实训专业介绍,上一期我们介绍了3D打印FDM技术,本期我们来了解一下SLA技术。
SLA (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即立体光固化成型法,是目前全球应用范围最广、技术最成熟、加工精度最高、成型速度最快的工艺方式,它是对三维数据进行分层处理,通过“分层制造,逐层叠加”的方法最终实现实体模型的制作。其工艺原理是通过计算机控制激光束对光敏树脂为原料的表面进行逐点扫描,被扫描区域的树脂薄层产生光聚合反应而固化,形成零件的一个薄层,工作台下移一个层厚的距离,以便固化好的树脂表面再敷上一层新的液态树脂,进行下一层的扫描加工,反复工序,直到整个原型制造完毕。它基于计算机分层切片来获得制件的截面形状的数据。
SLA 快速成型技术的主要应用在汽车、摩托车、航空航天的模具开发,家电外形与结构设计、模具制造,通讯产品外形与结构设计,轻工业产品的设计、验证、装配、模具快速制造,医疗器械的设计、试产,CT扫描信息的实物化等。
SLA实训室配置有工业级光固化设备12台,可供24个工位开展实训,并根据专业课程需要配置了三维模型前处理、设备操作、模型后处理等实训内容,可以提供完善的SLA实训服务。
实训项目内容
精密检测技术是一门集光学、电子、传感器、图像、制造及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对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检测仪器的精密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精密检测技术实训室是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智能制造技术专业之一,实训室位于公共实训(金湾)基地,共分为三坐标检测技术、二次元和蓝光逆向技术、综合检测技术等3个实训功能区,实训场地面积400平方米,可提供40个实训工位。
精密检测技术实训室购置了桥式三坐标测量仪、复合三坐标测量仪、粗糙度轮廓测量仪、直读光谱分析仪、圆度圆柱度测量仪、蓝光扫描仪、二次元测量仪、2.5D影像测量仪、高度计、工具显微镜、洛氏硬度计等检测实训设备,并配备游标卡尺、千分尺、高度尺等测量工具。
以高精度测量设备为载体,通过相关技能的实操训练,实训学员可以掌握高精度测量设备的特征及其操作方法,具备较复杂零件形状尺寸、位置尺寸、表面粗糙度等要素检测的基本技能,同时具备选用和使用正确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正确给出测量结果,出具测量报告的综合能力。
主要实训项目内容
气动与液压技术实训室属于工业自动化技术实训中心,实训室位于吉大高训基地二楼,场地面积约160平方米 ,配置实训设备16套,分气压传动技术实训部分和液压传动技术实训部分,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实训操作台面。实训室可同时提供约30个实训工位。
实训室采用开放式、模块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实训模式,通过电控的直接控制,或使用中间继电器的间接控制,实现逻辑回路的控制电路、延时回路的控制电路、同步回路的控制电路,双缸或多缸的顺序控制电路等实训。使学员们掌握液压与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液压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液压动力原件和执行原件、液压控制阀、液压系统调速回路及典型液压传动系统等综合技能。
实训室为气压与液压传动传动技术综合实训考核而设计,具有实训与考核两大功能,既能满足正常教学实训要求,也可作为职业资格等级考核及技能竞赛等之用。
主要实训项目
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是自动化程度不同的多个子系统的集成,如管理信息系统(MIS)、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II)、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M)、柔性制造系统(FMS),以及数控机床(NC,CNC)、机器人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安调维护实训室为工业自动化技术实训中心专业之一,实训室位于公共实训(金湾)基地一楼,实训室面积约100平方米 ,配置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安调维护实训工作站(8单元)一套,可提供15个实训工位。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安调维护实训工作站模拟制造过程的CIMS工序流程,结合CIMS操作人员的技能需求,同时参照技能鉴定与竞赛的相关标准设计搭建。工作站涵盖上位机系统单元、皮带传输单元、智能仓储单元、工业机器人单元、CNC加工单元、上料/分拣单元、视觉检测单元、环形输送带单元等,各单元可模块化组合。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安调维护实训室具有实训与考核两大功能,既能满足专业的实训教学,也可作为职业资格等级考核及技能评估的有效工具。
主要实训功能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是一种实现某工艺过程的柔性平台,可开展包括工业机器人基本结构认知和基础操作,工作站系统调试和搭建,工业机器人焊接、打磨、喷涂等典型应用,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仿真及周边设备编程和通讯等内容的实训教学。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实训室是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工业自动化技术实训中心重要专业之一,对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系统运维、现场管理、维修应用、装配调试、工作站应用开发、销售及技术服务的人才技能培养具有很高适配性。实训室位于公共实训(金湾)基地二楼,实训室面积约500㎡,配置ABB、GREE等工业机器人的模块化实训工作站、典型应用实训平台、拆装与调试实训平台20余套,并附带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仿真软件,可提供30个实训工位。
工业机器人模块化实训工作站由工业机器人、PLC控制系统、电气控制台、安全防护系统、轨迹描绘实训套件、搬运码垛实训套件、装配实训套件、模拟涂胶实训套件、书写实训套件、自动生产线实训套件、机器视觉实训套件、及离线编程仿真软件等组成,可使学员了解掌握从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操作等初级技能到各种功能性模块的复杂应用。
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平台以工业现场搬运、码垛、焊接、喷涂、抛光、打磨等典型应用为主线,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主要由工业机器人系统、机器人底座、抛光打磨机、焊接系统、焊接平台、喷涂房、喷涂平台、安全护栏、离线仿真软件等组成,涵盖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焊接技术、机器人编程技术等,可完成工业工业机器人搬运、码垛、焊接、喷涂、抛光、打磨应用训练,包含与实际生产紧密联系的工作任务内容。
工业机器人拆装与调试实训平台主要由起重设备、装配桌、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机器人控制器、零件架、安全围栏及配套工具组成。通过对工业机器人进行拆装、调试及编程控制,掌握工业机器人安装、编程、调试、维修、运行和管理应用的特点,了解复杂精密的机电设备的装配过程和细节要求,掌握工业机器人本体的基本维护方法。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仿真软件支持多品牌工业机器人从3D模型导入-轨迹规划-运动仿真-机器人轨迹代码输出,实现离线编程,同时集成了碰撞检测、关节限位调整、轨迹补偿、动画输出于一体,可快速生成效果逼真的模拟动画,广泛应用于打磨、去毛刺、焊接、激光切割等领域的工业化机器人编程实训。
主要实训项目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以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向机械工业领域迅猛渗透并与机械电子技术深度结合的现代工业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测试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从系统理论出发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结构目标,以智力、动力、结构、运动和感知组成要素为基础,对各组成要素及其间的信息处理,接口耦合,运动传递,物质运动,能量变换进行研究,使得整个系统有机结合与综合集成,并在系统程序和微电子电路的有序信息流控制下,形成物质的和能量的有规则运动,在高功能、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等诸方面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系统工程技术。
市高训中心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室是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训中心重要的实训专业之一。实训室位于市高训中心金湾基地三楼,实训室面积约300平方米,共配置2套机电一体化(第44届阿布扎比世赛标准)设备和6套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考核设备,设备购置资金近500万元,可同时提供40个实训工位。
机电一体化(第44届阿布扎比世赛标准)设备包括Pick&pPlace工作单元、成品分装工作单元、供料站、分离工作站、气动肌腱工件压紧单元、编程工作单元、包装工作单元、智能立体存储单元共8个单元,各单元可独立或自由组合使用,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装调,设备连接迅速便捷,实训教学丰富便捷。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考核设备系统包括颗粒上料单元、加盖拧盖单元、检测分拣单元、六轴机器人单元和成品入仓单元,包括了智能装备生产系统、自动包装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及智能物流系统、自动检测质量控制系统、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等,按照一个完整的智能工厂模拟设计配置,各单元模块化设计,可单独或任意组合联机运行,实现从简单到复杂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和实训。
主要培训项目
自动化产线安调维护实训是通过模拟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中的供料、检测、搬运、定位、加工、装配、输送、分拣和仓储等工序过程,使学员了解掌握包括气动控制、传感器、变频器、步进电动机、伺服电动机、触摸屏、可编程序控制器以及工业通信等在内的多种工业控制技术。
自动化产线安调维护实训室为工业自动化技术实训中心专业之一,实训室位于公共实训(金湾)基地三楼,实训室面积约150平方米 ,共配置6套自动化产线安调维护(FMS)综合实训工作站,可提供30个实训工位。
自动化产线(FMS)安调维护实训工作站是按照完整的自动生产线工序流程,结合FMS操作人员的技能需求,同时参照世界技能竞赛的相关标准及规程设计的综合实训工作站。工作站涵盖智能装配系统、自动包装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智能物流系统、自动检测、质量控制系统、生产过程数据采集等。工作单元包括自动上料单元、自动检测装配单元、工业机器人搬运包装单元、智能物料自动存储单元等,各工作单元可模块化自由组合。
自动化产线安调维护实训室具有实训与考核两大功能,既能满足专业的实训教学,也可作为职业资格等级考核及技能评估的有效工具,操作者在实训中培养机械装调、电气管路连接、程序设计、工业机器人应用、传感器应用、计算机应用、检修排故、触摸屏组态、伺服、步进驱动控制等机电专业技能,同时也体验到职业素养的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
主要实训功能
“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属于泛互联网的目录分类,它是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传感技术及互联网的高度融合,其本质和核心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把设备、产线、工厂、供应链、产品和市场紧密地连接起来,帮助制造业延伸、优化产业链,形成跨设备、跨系统、跨区域的互联互通,推动整个制造服务体系智能化。
产业政策:
2015年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链协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
2016年出台《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充分释放“互联网+”的力量,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动“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升级,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
2017年,国务院正式发布 《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提出增强工业互联网产业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深入推进“互联网+”,形成实体经济与网络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
2018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
2019年1月,工信部已印发《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及推广指南》。
2019年3月,“工业互联网”成为“热词”并写入《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3月,工信部印发《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各有关单位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拓展融合创新应用、加快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壮大创新发展动能、加快完善产业生态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工业互联网技术实训室为公共实训中心工业自动化技术专业之一,实训室位于市公共实训中心(金湾)基地四楼,场地面积200平方米,共配置了工业网络系统、智能传感系统、工业视觉检测系统、工业视觉与工业机器人系统等各类实训工作站30套,可同时提供实训工位60个。
实训室为工业网络系统开放式设计结构,可作为独立的工业网络实训系统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子系统与其它类似设备组合,构成工厂级网络系统,具有工业4.0、信息管理网络化程度从低至高的优点。实训室采用开放式、模块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实训模式,结合工业互联网专业的一体化教学需要,能有效提升学员的操作技能水平与创新设计能力。
维修电工,是指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技术人员。电工技术实训室位于吉大高训基地五楼,属于工业自动化实训中心实训专业之一。
实训室面积约500m² ,共配套五至一级维修电工实训设备近50台套,可提供实训工位约90个,其中初级电工实训工位20个,中级电工实训工位20个,高级电工实训工位30个,电工技师和电工高级技师实训工位20个。
电工技术实训室采用开放式、模块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实训模式,通过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接线、程序设计、调试运行、故障维修等实操,使学员可以掌握维修电工常识和基本技能,室内线路的安装,接地装置的安装与维修,常见变压器的检修与维护,各种常用电机的拆装与维修,常用低压电器及配电装置的安装与维修,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常用机床电气线路的安装与维修,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等专业技能和知识。
该实训室还可提供电工技术各等级职业资格的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考核、技能竞赛等服务。
可编程控制系统技术实训室属于工业自动化技术实训中心,实训室位于吉大高训基地二楼,场地面积300平方米,配置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一至四级实训考核设备30余套,设备总价值约300余万元,可提供实训工位50个。
可编程控制系统技术实训室采用开放式、模块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实训模式,主要侧重于以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中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技术要求为基础,结合广东省经济发展状况和可编程控制技术设计师专业的一体化教学需要,使学员的实际操作编程训练和仿真实训相结合,巩固学员机电一体化基础知识,提升学员的操作技能水平与创新设计能力。
实训功能包括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一级、二级、三、四级),主要实训项目包括网络通信应用技术、PLC控制系统技术、交流伺服应用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机械安装与调试技能等。
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
经过紧张的建设和筹备,市高训中心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实训场地12月正式上线,面向社会试开放。虚拟现实技术实训室为现代服务业实训中心的重要实训专业之一,实训室位于吉大高训基地六楼,实训场地面积约600㎡,配置全景云台、台式工作站、VR系列开发软件、软件工具包、全息影像棚、专业计算机等实训硬件和软件,项目建设资金600余万元,可同时提供实训工位50个。
虚拟现实技术实训室根据专业的实训需要,分别设置了全景VR开发、VR工具和语言、VR设计和图像、VR设计和视频、4D全息影像技术、VR创客培育等多个实训教学区。为使得社会受众更为精准的了解虚拟现实技术实训资源,我们将分期推出虚拟现实技术所开设的实训专业介绍。这一期我来聊一聊全景VR开发那点事。
全景VR(也称为360或720全景VR)是基于全景图像的真实场景虚拟现实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中非常核心的部分。全景(英文名称是 Panorama)是把相机720度拍摄的一组或多组照片拼接成一个全景图像,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全方位互动式观看的真实场景还原展示方式。全景漫游中可以加入视频、音乐、图片、Flash动画等多媒体展示效果,满足多样化的三维展示功能及效果。
全景VR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政府部门的智慧城市管理,经济功能区模拟展示,消防、交通、会展等实景展示;房产行业的楼盘实景网络展示,样板房全景展示,全景售楼系统等;旅游行业的景区的网络实景展示,重点文物的全景展示等;汽车行业的网络4S店,汽车内饰全景展示等;酒店行业的酒店实景展示,房间实景展示等;电商行业的商品360度实景展示等。
全景VR开发与制作实训室配置了相关手绘电脑、照相机、无人机、鱼眼镜头、全景云台、台式工作站、相关全景开发软件等,可提供实训工位20个。
主要培训项目
电子商务,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增值网(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商务分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O2O模式等。
电子商务实训室为现代服务业实训中心主要专业之一,实训室位于吉大高训基地四楼,实训场地面积约300㎡,配置电子商务各类实训软硬件,可提供实训工位约100个。电子商务实训室遵循“以联盟为平台,以行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纽带”的理念,结合电子商务多类业态(移动商务、跨境电商、VR电商等)人才需求入手,划分为阿里巴巴实训区、理实一体化实训区、电商众创空间3个实训功能区。
阿里巴巴实训区以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为对象,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效用为前提进行跨境通实战平台、3D国际贸易企业模拟实训平台的构建,以期保证其实训、教学、实战功能的全面体现。
理实一体化实训区是让学员在掌握电子商务初步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实践重点,掌握电子商务必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电子商务实际工作的业务能力。
电商众创空间为学员提供一站式、针对性的深度创业服务,为电子商务创业学员实现梦想和自身价值“铺路搭桥”、创造条件。该区域通过O2O创业商态基地运营实训、VR电商实训、网络直播实训,网店(淘宝、天猫网店)运营等双创型实训项目的开展,借由电商企业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的引入运营,为有创业想法的学员提供创业竞赛、学员交流、业务洽谈、校园文化展示的空间,使其形成集业务洽谈、创意策划、宣传推介、网店运营、客户服务、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多功能双创型电商众创空间。
智能楼宇技术是智能建筑、楼宇智能化管理的关键技术,是实现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消防系统、建筑通信自动化系统、楼宇的音频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建筑系统集成和物业智能化管理的重要工具。
智能楼宇技术实训室属于市公共实训基地现代服务业实训中心专业之一,实训室设置于公共实训(吉大)基地三楼,场地面积约500平方米,配置智能楼宇管理员各级、各品类实训考核设备56台套,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管理与维护,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络与通讯系统管理与维护,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管理与维护,安全防范系统管理与维护等 11个实训设备模块,可同时提供80个实训工位。
智能楼宇实训室采用开放式、模块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实训模式,主要侧重以智能楼宇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中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技术要求为基础,结合广东省经济发展状况和建筑智能化技术专业的一体化教学需求,工程与实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筑智能化设备系统各子系统的操作演示,集成系统的操作演示、设计、编程、控制与调试,进行楼宇自动化系统前沿技术的培训、实训和教研。
主要实训项目表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信息科技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体与网络相连接,物体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
物联网技术实训室划分4个实训功能区,分别为基础理论操作学习区、物联网综合实训区、物联网行业应用体验实训区、智能家居体验实训区。
基础理论操作学习区是用于学习物联网技术理论知识的区域,物联网技术理论知识包括: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无线传感网络概论、TCP/IP网络与协议、嵌入式系统技术、传感器技术概论、RFID技术概论、工业信息化及现场总线技术、M2M技术概论、物联网软件、标准、与中间件技术等等。
物联网综合实训区是在初步掌握物联网技术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实践重点,掌握物联网技术必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物联网技术实际工作的业务能力。主要包括了:各种常用传感器、物联网采集器、控制器、网关、视频监控设备等的安装配置调试;智能商业、智能环境气象监控、智能照明管理、安防应用、农业应用等主流行业物联网应用的相关实训。
物联网行业应用体验实训区向我们展示了智慧农业应用沙盘、智慧交通应用沙盘和食品追溯应用沙盘,让我们从沙盘中了解智慧农业,智慧交通和食品追溯的整个运行过程。
智能家居体验实训区包含了智能灯光、窗帘、电视、空调、电冰箱、灯带、门禁、视频监控、室内环境等设备的采集控制,结合了App、AI语音识别和微信端,可以实现各种智能控制和采集联动。
烹饪是人类在饮食活动中,为获得健康安全的食品所采取的对自然状态食物进行加工的技术,是综合烹饪原料、食品卫生、营养、制作、技艺、科学为一体的专门学问。“粤菜师傅”烹饪实训室是以粤菜传统风味菜肴制作工艺为训练目标,重在培养学员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
“粤菜师傅”烹饪实训室,属于现代服务业实训中心家庭服务业实训专业之一。实训室位于金湾高训基地五楼,实训场地面积约400㎡,配置相关电磁类专用烹饪实训考核设备及相关配套物资近1000台(件),设备总价值约280余万元,可提供实训工位50个。
“粤菜师傅”烹饪实训室采用开放式、模块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实训模式,实训老师可以指导实训学员通过粤菜烹饪的各个环节和菜肴制作的工艺程序,掌握粤菜烹饪初加工、刀工、勺工、火候、上浆、挂糊、调味、烹调方法、菜肴制作等烹饪单元操作技术,掌握粤菜冷热菜制作技术。
烘焙,又称为烘烤、焙烤,是指在物料燃点之下通过干热的方式使物料脱水变干变硬的过程。烘焙是面包、蛋糕类产品制作不可缺少的步骤,通过烘焙后淀粉产生糊化、蛋白质变性等一系列化学变化后,面包、蛋糕达到熟化的目的。烘焙也理解为西式面点的代名词。
“粤菜师傅”烘焙实训室,属于现代服务业实训中心家庭服务业实训专业之一。实训室位于金湾高训基地五楼,实训场地面积约160㎡,配置相关电磁专用烹饪实训考核设备及相关配套物资近600台(件),设备总价值约120余万元,可提供实训工位40个。
“粤菜师傅”烘焙实训室采用开放式、模块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实训模式,实训老师可以指导实训学员通过烘焙的各个环节和西点制作的工艺程序,掌握识别和选用原料的能力,掌握熟练并合理使用常用面点工具的能力,掌握原材料选择、调配、加工处理的能力,掌握熟练面点制作的能力。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Computer Image Processing)指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与图像相关的过程、技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技术,它与各个领域都有很深的交叉与渗透。图像处理包括:数字图像的处理、数字图像的分析与理解、数字化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结果的数字化表达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主要应用在对图像的预处理层面上,同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来挖掘出图像内部更深层次上的信息,以达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目的。
数字创意(设计与图像处理)实训室,属于现代服务业实训中心数字创意实训专业之一。实训室位于吉大高训基地六楼,实训场地面积约80㎡,配置高端图形处理工作站30套,可提供实训工位30个。
数字创意(设计与图像处理)实训室与数字创意(摄影技术)实训室规划在同一个实训功能区,将专业摄影棚和专业图形工作站按照“前棚拍摄、后场处理”的作业流程一体化合理配置是该实训室的特点。实训老师可以指导学员了解多媒体图像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图形图像信息处理技术、视频信息处理技术、动画处理技术以及图像设计创作过程等知识,并使学员掌握使用Photoshop、Authorware等工具软件进行平面媒体图形图像设计,从而提高学员的相关专业技能和素质。
主要实训项目表
数字创意(摄影)实训室属于现代服务业实训中心数字创意专业中一部分,实训室位于吉大高训基地六楼,场地面积约100平方米。摄影实训室配置了多套专业单反相机、摄影棚、灯光系统、辅助器材等,可以开展从入门到高级的摄影技术实训,实训室提供约30个实训工位。
该实训室适用于传统摄影技术和数码摄影技术的实训教学和真实拍摄,既可用于摄影技术相关的行业人才实训,也可用于专业摄影技术人员的拍摄训练。
新能源技术实训中心位于公共实训(金湾)基地,场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设有太阳能应用、电动汽车辅助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高压安全、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电动汽车驱动、电动汽车整车共七个实训室,可提供100个公共实训工位。
纯电动汽车(Blade Electric Vehicles,BEV)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纯电动汽车的可充电电池主要有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这些电池可以提供纯电动汽车动力。
电动汽车辅助系统实训室:通过安全有效的实训配备车辆操作、参数测量、车辆连接线束插拔训练以及驱动电机、变速箱拆装,了解纯电动车组成和基本参数,掌握新能源电动车安全操作必备的基础要领,认识相关零部件组装方法,掌握新能源电动车三电驱动系统基本组成。
电动汽车驱动实训室:通过安全有效的实训设备操作和动手测量相关参数,了解纯电动车故障排除的方法,掌握新能源电动车安全操作必备的基础要领。通过对驱动电机以及变速箱进行拆装,更好认识相关零部件组装方法。
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实训室:通过安全有效的实训设备操作和动手测量相关参数,了解纯电动车动力电池包和主要零部件故障排除方法。通过对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学习实训,自行测量纯电动汽车原车动力电池进行相关参数,了解电池参数以及内部结构,掌握电池基础知识。通过拆装新能源动力电池包连接线,更好认识相关零部件组装方法。
充电技术实训室:通过安全有效的对实训室所配备直流充电桩进行操作(实际功率限制)和动手测量相关参数,了解直流充电桩组成和基本参数,掌握新能源直流充电桩安全操作必备的基础要领。通过动手对直流充电桩各模块线束进行信号测量,故障诊断与排除,掌握直流充电桩系统基本组成。
电动汽车整车实训室:通过对比亚迪E5和吉利帝豪EV450实训设备的学习,接近实际过程中新能源汽车专业诊断与维修的场景,加强知识的运用技能。
太阳能技术实训室:配备太阳能光伏发电教学试验台、太阳能供热发电系统实训平台、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离网系统实训台和太阳能光伏实验箱,通过实训掌握太阳能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认识相关零部件组装方法。
电子游戏(Electronic Games)又称视频游戏或者电玩游戏,是指所有依托于电子设备平台而运行的交互游戏,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游戏机,是1962年由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研制成功的,起名叫“宇宙战争”。电子游戏在80年代末进入中囯,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电子游戏也经历了多次升级换代,从手操单机到街机、从街机到电脑、从电脑到智能移动终端。社会总在变化,但每一个人回忆中或许都有着自己曾经青涩的“超级玛丽”吧。
前两期我们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全景VR、工业VR,本期我们来聊一聊VR游戏开发。虚拟现实游戏(Virtual Reality Games),带上虚拟现实头盔,连接终端PC,进入一个可交互的虚拟游戏场景中,不仅可以虚拟当前场景,也可以虚拟过去和未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为游戏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它与智能移动终端不同的是,它的交互需要肢体动作互相协调来完成任务,游戏更加沉浸,可玩性大大拓展。
主要开发工具Unity3D,是由Unity Technologies开发的一个让玩家轻松创建诸如三维视频游戏、建筑可视化、实时三维动画等类型互动内容的多平台的综合型游戏开发工具,是一个全面整合的专业游戏引擎。能让游戏开发者轻松创建诸如3D 视频游戏、实时3D 动画等互动内容,被誉为3D 手游的传奇,孕育了成千上万款高质、超酷炫的神作,如:《炉石传说》、《神庙逃亡2》、《暗影之枪》等。Unity 引擎已经能够支持包括PC、iOS、安卓、Xbox 等在内的二十余个平台发布应用,广泛应用于网页游戏、手机游戏开发以及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领域。
主要培训项目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实训场地的上线试开放,越来越多的社会受众关注到这个专业的相关情况,上一期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全景VR开发,本期我们再来聊一聊工业VR。
工业VR技术根据专业的课程需要,设置了三维模型的前期处理、Unity3D基本应用、EXCEL表填写、语音文字制作等实训内容。通过项目化实战教学,使学员了解工业VR技术的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使用工业VR开发平台的方法与技巧,从而具备工业VR软件开发能力。
工业VR实训特点主要有
(1)采用专业工业级虚拟现实开发系统;
(2)不用编程,不用掌握C++等程序开发语言,普通开发者通过非编程开发方式虚拟现实软件,采用Excel文本语言驱动开发方式,无须任何编译,可以简单快速的进行软件开发,来完成需要使用的功能;
(3)专业技术背景要求低;
(4)开发效率可以提升3-5倍;
(5)随时随地修改升级,无需编译可以直接运行;
(6)项目化实践案例,边学边做。
主要培训项目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俗称3D打印,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对原材料去除-切削、组装的加工模式不同,是一种"自下而上"通过材料累加的制造方法,从无到有。这使得过去受到传统制造方式的约束,而无法实现的复杂结构件制造变为可能。3D打印与传统制造业的最大区别在于产品成型的过程上。在传统的制造业,整个制造流程一般需要经过开模具、铸造或锻造、切割、部件组装等过程成型。3D打印则免去了复杂的过程,无需模具,一次成型。因此,3D打印可以克服一些传统制造上无法达成的设计,制作出更复杂的结构,所以3D打印主要被应用于个性化、小批量和高精度的产品制造上。
增材制造技术实训室是智能制造技术实训中心的重要实训专业之一,实训室位于公共实训(金湾)基地三楼,实训场地面积约300㎡,共配置12台工业级SLA设备、26台桌面级打印机和19台扫描仪设备,设备购置资金近500万元,可同时提供40个实训工位。实训室采用开放式、模块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实训模式,实训功能包括逆向工程实训、FDM打印机实训、SLA打印机实训和打印后处理实训,是集逆向工程及设计、数据处理及打印和产品后处理于一体的3D打印技术综合实训室。
为使大家更为精准的了增材制造技术公共实训资源,我们将分期推出3D打印技术实训专业介绍,这一期我们先来了解3D打印FDM技术。
FDM熔融层积成型技术是将丝状的热熔性材料加热融化,同时三维喷头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根据截面轮廓信息,将材料选择性地涂敷在工作台上,快速冷却后形成一层截面。一层成型完成后,机器工作台下降一个高度(即分层厚度)再成型下 一层,直至形成整个实体造型。由于整个过程不需要模具,所以大量应用于产品开发,功能测试,无模制造,小批量制造方面。主要应用在家用电器,电动工具,院校,模具制造,玩具制造,手版设计,建筑等领域。
FDM技术的优点:操作环境干净、安全,材料无毒,可以在办公室、家庭环境下进行,没有产生毒气和化学污染的危险。无需激光器等贵重元器件,因此价格便宜。原材料为卷轴丝形式,节省空间,易于搬运和替换。材料利用率高,可备选材料很多,价格也相对便宜。
FDM技术的缺点:成形后表面粗糙,需后续抛光处理。最高精度只能为0.1mm。速度较慢,因为喷头做机械运动。需要材料作为支撑结构。
FDM实训室配置了13台单色打印机与13台双色打印机,并配备了相应的实训学习工位,可同时满足近40个工位开展实训。
主要项目内容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包括精密模具加工、数控铣削加工、数控车削加工、多轴精密加工、先进电加工、三坐标测量技术实训区(室),整个实训中心是按中型工业厂房进行设置的,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设备120台套,整个布局是按照公共实训要求结合生产需求进行设置的,区域分明,流程清晰,同时配置了中央空调系统,实现环境温度、湿度的基本控制,以保证保设备的加工精度,可全方位全日制满足企业、院校等的机加工、电加工实训和生产需求。
精密模具加工实训区
该实训区配置了精密模具加工的铣削、车削、钻孔、磨削、精密电火花、慢走丝线切割、模具装配与调试等完整工序的成套设备,有精密模具加工柔性制造单元、立式三轴加工中心、三轴高速加工中心,深孔钻、立式摇臂钻、超精密平面磨床、小型内外圆磨床和模具装配作业台、模具放置架等,设备设施配置齐全,场所宽敞明亮,环境温湿度控制适宜,布局合理分明有序,可同时提供生产实训工位60个,能充分满足工业用模具生产加工、装配调试的培训实训需求。
精密模具加工柔性制造单元是由格力智能装备公司制造的,由8台高速铜公机,搭载机器人系统、伺服导轨系统、360°旋转智能零件库、夹具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安全系统等组成,高速铜公机X/Y/Z轴行程600×400×300mm,主轴转速20000rpm,西门子控制系统,主要用于铜电极的自动化加工,既可作为自动生产线使用也可单机加工,以满足多样化的实训、生产要求。
立式三轴加工中心是韩国斗山品牌的,共2台,其X/Y/Z轴行程1050×570×510mm,主轴转速12000rpm,FANUC控制系统,加工精度±5μm。三轴高速加工中心是格力智能装备公司制造的,共5台,其X/Y/Z轴行程480×400×230mm,主轴最高转速36000rpm,莱纳克(LYNUC)控制系统,加工精度±5μm。深孔钻1台,控制系统是台湾新代的,主轴转速15000rpm,最大钻孔深度800mm。还有立式摇臂钻1台,超精密平面磨床4台,小型外圆磨床2台、小型内圆磨床2台,模具装配调试工作台及模具架若干个等。
可开展的实训项目和课程有:
1.三轴高速加工中心的操作
2.西门子数控系统的操作和使用
3.莱纳克数控系统的操作和使用
4.高速加工刀具的选择和使用
5.加工工艺方案制定、加工程序编制及编程技巧
6.平面类、轮廓类及孔加工类典型零件的加工
7.模具铜电极、复杂曲面类、多特征干涉类零件的加工
8.高速加工中心的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
9.精密模具加工智能化柔性生产单元的操作使用
10.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应用
11.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操作使用与编程技术
12.工业机器人与PLC、工业控制模块等组态通讯
13.深孔钻的操作和使用
14.立式摇臂钻的操作和使用
15.超精密平面磨床的操作和使用
16.加工刀具、工具、工装夹具的认知和使用
17.加工量具、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检测
18.形位公差与配合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19.模具装配与调试技术技能
数控铣削加工实训区
该实训区以智能装备制造中广泛使用的三轴加工中心技能实训为主,并辅以四轴回转台实现多轴加工实训功能。通过实训使受训者熟练掌握铣、镗类加工机床的操作与编程技能;掌握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和参数的设定;掌握平面类、轮廓类及通孔沉孔类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掌握第四轴回转工作台的配置方式、操作与编程技能和多轴联动控制技术。实训区配置了28台格力智能装备公司制造的立式三轴(含四轴)加工中心和一套柔性制造单元。可同时提供60个生产实训工位。
立式三轴加工中心X/Y/Z轴行程800×500×500mm,采用高刚性进口滚珠丝杠及线性导轨,主轴转速12000rpm,西门子控制系统,定位精度8μm,配置24位圆盘式刀库,刀柄为BT40。立式四轴加工中心是在立式三轴加工中心的基础上,增加第四轴实现四轴联动,第四轴分度精度为20″。能进行粗铣、精铣、精镗、钻孔、扩孔等加工。
柔性制造单元由立式三轴加工中心、搭载机器人系统、伺服导轨系统、智能零件库、夹具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安全系统等组成等组成,机器人自带随行车零件库,可高效率切换不同零件,定位精度0.01mm;具备智能零件库,界面上显示零件ID、夹具种类和毛胚信息;具备夹具数据管理系统,对夹具ID、零件外形测量数据、夹具使用时间进行实时记录;控制系统具备生产过程监控、急件插入生产、加工记录查询、数据分析显示和系统追溯功能。
可开展的培训课程和实训项目有:
1.三轴加工中心的操作
2.西门子数控系统的操作和使用
3.铣镗类加工机床的编程与操作
4.铣削加工刀具的选择和使用
5.铣削加工工艺方案制定
6.粗铣、精铣、镗孔、钻孔加工技能
7.铣削加加工程序编制及编程技巧
8.平面类、轮廓类及孔加工类典型零件的加工
9.铣削加工量具、测量仪器的使用
10.三轴加工中心的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
11.铣削加工智能化柔性生产单元的操作使用
12.自动化生产/单机使用控制技术
13.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应用
14.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操作使用与编程技术
15.工业机器人与PLC、工业控制模块等组态通讯
数控车削加工实训区
该实训区以智能装备制造中广泛使用的车削加工中心技能实训为主,并辅以动力铣削刀头实训车铣复合加工实训功能。通过实训使受训者掌握车削类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技能,掌握轴类、螺纹类、套类等典型零件的车削加工方法,掌握车削加工刀具的选择和参数设定,具备一定的车削类数控机床操作工职业能力。同时掌握车铣复合类零件加工知识与技能,能使用软件编制加工程序、制定工艺方案等,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掌握数控加工新技术新工艺,为从事车铣复合机床的操作、编程和技术创新工作奠定基础。实训区配置了28台格力智能装备公司制造的数控车床、1套数控车削加工柔性制造单元,可同时提供60个实训工位。
数控车床最大加工直径为400mm,最大加工长度500mm,西门子控制系统,带动力刀头,套筒式主轴单元最高转速4500rpm,45°整体铸件床身保证机床刚性和稳定性,采用德国进口力士乐直线导轨、FAG专用丝杠轴承等高品质精密传动零部件,确保机床精度,X 轴、Z 轴定位精度≤8μm,重复定位精度≤4μm。
数控车削柔性制造单元由车削加工中心、搭载机器人系统、伺服导轨系统、智能零件库、夹具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安全系统等组成等组成,定位精度0.01mm,数控车床采用格力自主研发的车床多功能快换夹具,可实现多规格零件的精确装夹,互换精度5μm。控制系统具备生产过程监控、加工记录查询、加工数据分析和显示、人工操作、系统任务历史追溯功能。
可开展的实训项目和课程有:
1.数控车削加工中心的操作和使用
2.西门子数控系统的操作和使用
3.车削中心(带动力刀头铣削)机床的编程与操作
4.车削加工刀具的选择和使用
5.车削加工工艺方案制定、加工程序编制及编程技巧
6.车削加工智能化柔性生产单元的操作使用
7.车铣复合类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
8.轴类、螺纹、筒套类等典型零件的车削加工
9.车削加工量具、测量仪器的使用
10.车削加工中心的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
11.车削加工智能化柔性生产单元的操作使用
12.自动化生产/单机使用控制技术
13.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应用
14.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操作使用与编程技术
15.工业机器人与PLC、工业控制模块等组态通讯
多轴精密加工实训区
该实训区以代表智能装备制造中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及车铣复合柔性制造单元为主,重点体现智能装备技术实训中心的先进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端智能制造技能实训的需要。 配置了1台五轴加工中心、10台立式四轴加工中心、2台卧式加工中心和1套车铣复合柔性制造单元,可同时提供30个实训工位。
五轴加工中心是欧洲瑞士阿奇夏米尔公司(又称GF公司)生产的,控制系统是德国海德汉品牌,主轴转速12000rpm,加工精度5μm,五轴加工中心由X、Y、Z、a、c五个轴,XYZ轴和ac轴形成五轴联动加工,适用于空间曲面加工,异型加工,镂空加工,斜孔加工,斜面切削等,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工件一次装夹就可完成复杂工艺加工。
韩国斗山(DOOSAN)的卧式加工中心X/Y/Z轴行程730×730×800mm,快速进给速度60/60/60m/min,主轴转速15000rpm,FANUC控制系统,加工精度±3μm,旋转工作台最小分度角度0.001°,配置了自动托盘交换装置、自动换刀装置,能实现从高效率的批量加工到高精度稳定的连续加工。
立式四轴加工中心是格力电器智能装备公司生产的,是在立式三轴加工中心的基础上,增加第四轴实现四轴联动,X/Y/Z轴800×500×500mm,主轴转速12000rpm,西门子控制系统,定位精度8μm,第四轴分度精度为20″,配置24位圆盘式刀库。
车铣复合柔性制造单元是由三轴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搭载机器人系统、伺服导轨系统、智能零件库、夹具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安全系统等组成,定位精度0.01mm,用于车削复合复杂工艺零部件的加工,既可联机全自动生产也可单机独立操作使用。
可开展的实训项目和课程有:
1.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操作使用
2.海德汉数控系统的操作和使用
3.高端数控系统与先进机床辅助工具的使用
4.高速铣削中心的编程与操作
5.高速铣削加工刀具的选择与使用
6.复合加工工艺方案制定、加工程序编制及编程技巧
7.切削加工量具、测量仪器的使用
8.四轴加工中心的操作使用
9.第四轴回转工作台的配置、调试及使用
10.多轴联动控制技术
11.卧式加工中心的操作和使用
12.叶轮类、复杂曲面类、多特征干涉类零件的加工
13.薄壁类、高光类等典型零件的加工
14.多轴加工中心的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
先进电加工实训区
该实训区以智能装备制造中针对特种材料、特种工艺要求及特种工况需要应用的特种加工设备如慢走丝切割机床、精密电火花成形机为主体,重点体现智能装备技术的先进性和高效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端智能制造技能实训需求。场地面积400多平方米,配置了世界著名品牌的日本牧野和瑞士GF公司的线切割放电加工机(又称慢走丝线切割加工机)、精密电火花加工机、数控放电加工机等共15台,实训工位30个,场地环境严格按照高精密加工设备的使用要求配置、管理。
慢走丝线切割是电火花线切割的一种,是利用连续移动的细金属丝(称为电极丝)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金属、切割成型,主要用于加工各种形状复杂和精密细小的工件。慢走丝切割加工实训区由7台日本牧野和欧洲GF公司的慢走丝切割机床、穿孔机、高精密测量设备、精密工装夹具及相关工具、量具等组成,主要培训实训慢走丝切割机床的操作使用技能及编程技能知识,线切割铜线、放电介质的选择和参数设定,慢走丝机床的日常维护及注意事项,高硬度、高精度工件的线切割加工工艺、实操技能及编程技能等。
电火花加工适用于各种高硬度、高熔点、高强度、高脆性,高粘性和高纯度等性能的新材料加工和复杂形状的模具、零件加工的加工。精密电火花实训设备由7台日本牧野精密数控电火花加工机、高精密测量设备、精密工装夹具及相关工具、量具等组成,主要培训实训精密电火花加工机的操作使用技能与编程知识,电火花加工用电极的选择和参数设定,精密电火花机床的日常维护及注意事项,高硬度、高精度及结构复杂工件的加工工艺、实操技能和编程技能等。
可开展的实训项目和课程有:
1.慢走丝切割机床的操作使用及参数了解
2.线切割铜线和参数设定
3.放电介质的选择和参数设定
4.慢走丝切割机床的加工工艺编程
5.高硬度、高精度及结构复杂工件的线切割加工
6.慢走丝机床的日常维护及注意事项
7.数控放电加工机的操作使用
8.电火花加工机床的操作使用及参数了解
9.电火花加工铜线和参数设定
10.电火花加工用电极的选择和参数设定
11.电火花加工机床的加工工艺编程
12.高硬度、高精度及结构复杂工件的电火花加工
13.电火花加工机床的日常维护及注意事项
14.特种加工技术、新工艺培训实训
现代焊接技术实训室简介
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实现焊接产品制造的自动化、柔性化与智能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机器人焊接主要包括机器人和焊接设备两部分。机器人由机器人本体和控制柜(硬件及软件)组成。而焊接装备,以弧焊及点焊为例,则由焊接电源,(包括其控制系统)、送丝机(弧焊)、焊枪(钳)等部分组成,由于具有通用性强、工作可靠的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现代焊接技术实训室是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智能制造技术实训专业之一,实训室位于公共实训(金湾)基地,场地面积约350平方米,配置工业机器人焊接工作站15套,可提供30个实训工位。
现代焊接实训室采用KUKA焊接工业机器人,配置焊接电源、双轴变位机、柔性焊接平台、防撞器、焊枪、清枪器、焊缝激光跟踪器等,总体布局合理、绿色环保,具有实用性、通用性、先进性。
现代焊接实训室可提供完整的实操训练课程体系,包括机器人焊接基础知识、机器人焊接工艺、机器人焊接应用、机器人焊接课程、实训工作站操作运用、实训工作站拆装维护等相关实训指导课程。
现代焊接实训室具备举办各级工业机器人焊接比赛条件,也可为实训单位的相关自动化焊接工艺研究和自动化装备研究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